“接受紅色教育 傳承紅色文化” 成都新力礦山裝備公司黨支部聯合開展慶“七一” 主題黨日活動
為紀念黨的104周年華誕,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6月28日,成都新力礦山裝備公司黨支部與成都閬中商會黨支部、成都華鎣商會黨支部、四川省川聯企業商務促進會直屬黨支部在邛崍紅軍長征紀念館
為紀念黨的104周年華誕,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6月28日,成都新力礦山裝備公司黨支部與成都閬中商會黨支部、成都華鎣商會黨支部、四川省川聯企業商務促進會直屬黨支部在邛崍紅軍長征紀念館,聯合開展了以“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文化” 為主題的慶祝“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活動由成都華鎣商會黨支部書記尹杰主持。
成都華鎣商會黨支部書記 尹杰
成都新力礦山裝備公司黨支部書記曾輝領誓、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成都閬中商會黨支部書記母永強傳達學習四川省委常委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通報精神上來,以最鮮明態度最過硬舉措集中整治違規吃喝”并圍繞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上專題黨課。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四川省委黨校老師講授“長征與偉大的長征精神”。最后,四川省川聯企業商務促進會直屬黨支部書記李晨作總結發言。“四家” 單位黨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本次主題黨日活動。
大家通過對“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陳列館”“紅軍石塔寺區蘇維埃舊址”“紅軍石刻標語陳列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塔寺石塔”,聆聽講解員講述紅軍長征路上的不朽記憶和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文物,對紅軍不畏艱難,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對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感慨萬千。
通過參觀學習和重溫入黨誓詞,同志們深知:“重溫革命歷史,追懷革命先輩寶貴的革命精神,有利于提高黨員自身素質,增強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傳承黨的精神遺產,從中學習、吸收黨的領導和建設的寶貴歷史經驗;有利于增強黨員干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的自覺性,牢固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磨練艱苦奮斗的意志,增強黨性修養、黨員意識、黨性觀念,永葆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過圍繞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黨課,全體黨員深刻認識到,八項規定不僅是對黨員干部行為規范的硬性約束,更是密切黨群關系、筑牢執政根基的關鍵舉措。從文山會海的精簡,到基層調研的務實;從鋪張浪費的遏制,到清正廉潔的堅守,每一項規定都直指作風積弊,彰顯著黨中央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的堅定決心。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以八項規定為標尺,時刻對照檢視自身,把紀律意識融入日常工作,在服務群眾、推動發展中踐行初心使命,讓清風正氣在新時代征程中持續激蕩。
成都閬中商會黨支部書記 母永強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黨校老師在“信仰的力量——長征與偉大的長征精神”專題授課中,以詳實的史料、生動的故事、感人的畫面、精彩的講解,深情講述了紅軍戰士不僅在爬雪山、過草地時以鋼鐵般的意志,戰勝極端惡劣的環境, 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還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 自強不息的體現,是保證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力量。大家通過這場深刻的精神洗禮,更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凝聚起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強大動力,決心以實際行動讓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
四川省委黨校教授 二級巡視員 任春艷
四川省川聯企業商務促進會直屬黨支部書記李晨在總結發言中講到,本次“四家”單位黨支部聯合開展的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讓我們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教育,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在行動上明確了努力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四川省川聯企業商務促進會黨支部書記 李晨
一是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重溫入黨誓詞和參觀紅軍紀念館,讓黨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在新時代,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我們更要堅定理想信念, 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黨性修養得到提升。八項規定專題黨課和紅軍長征精神講座,讓黨員們對黨的紀律和作風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有了更全 面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將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加強黨性鍛煉, 不斷提高黨性修養。
三是工作動力進一步激發。紅軍長征精神所展現出的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 激勵著黨員們在工作中勇于擔當、積極作為。通過交流座談,大家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為推動工作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四是協作意識明顯增強。本次活動由“四家”單位聯合開展,在活動籌備和組織過程中,各單位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優勢。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增進了“四家”單位黨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和協作意識,為今后開展更多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